原標題:“創新是一場長跑”——記火箭軍某所助理研究員陳文學
寂靜夏夜,墨色深沉。在火箭軍某所實驗室里,助理研究員陳文學正圍繞某型裝備系統升級開展攻關。這是他們前期走訪部隊,聚焦部隊官兵需求發現的一個創新點。
今年以來,他與科研創新團隊成員輾轉多個導彈軍營、發射陣地,對10余項技術難題進行集智攻關,為戰斗力躍升提供智力支撐。
“軍營給我提供了成長成才的平臺,磨礪了我心堅石穿的意志,在科研戰線上百煉成鋼,讓我在最燦爛的年華里實現了蛻變。”陳文學的這句話,道出他勇當科研先鋒的心聲。回首16年的軍旅之路,有酸甜苦辣,有摸爬滾打,陳文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詮釋著革命軍人本色。
出生在農村的陳文學,祖父和父親都是軍人。他學習刻苦,本科畢業后以優異成績保送就讀碩士。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,他一心撲在學業上,畢業論文榮獲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。
博士畢業分配到火箭軍某所,他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陷入迷茫。面對導彈裝備科研工作,他“渾身有使不完的勁”,卻不知“勁該向哪里使”。
“科研工作開展不順利,原因是不了解部隊實際,不了解戰場需求。”認識到短板后,陳文學決心改變自己。那段時間,他每天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的,下部隊、訪院校、駐廠家……創新思路,在實踐調研中逐漸打開——某項目設備經過他的多次改進調試,投入部隊使用后得到官兵高度好評。
有一次,全軍組織某創新大賽,來自各科研院所的技術大拿同臺競技。當時,剛好趕上某項任務攻堅階段,陳文學白天抓緊時間完成科研任務,晚上加班加點備戰比賽。最終,他榮獲大賽一等獎。
談及獲獎感悟,陳文學說:“科研如登山,每一步都充滿困難、挫折和風險,只有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知識能力儲備,才能成功登頂。”
沒過幾年,陳文學被提拔為該所某科研項目預研主管。走上新崗位,他始終瞄準前沿技術,帶隊向一個個科研難題發起沖鋒。
那一次,陳文學參與組織某重大科研項目試驗。試驗涉及單位人員多、專業領域廣,工作千頭萬緒。所領導把現場協調指揮的任務,交給了年輕的陳文學。
這是一次不小的挑戰。“狹路相逢勇者勝,越是艱險越向前。”他給自己打氣鼓勁,優化調整方案,對每個環節和步驟進行推演,還采用先進管理模式提高試驗效率。最后,在大家共同努力下,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。
“看到導彈順利騰飛,是我最幸福的時刻。”陳文學說,“作為部隊科技工作者,我們的夢想是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在部隊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”
“創新是一場長跑,需要沖勁,更要耐力。”某項課題研究涉及多個學科,一直以來鮮有人問津。幾經攻關后,陳文學依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。這時候,有人勸他:“實在不行就放棄,另尋其他課題。”
“這是部隊戰斗力建設急需的課題,再苦再難也要攻克。”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經過無數個日夜艱苦攻關,項目終于取得重大突破。
這些年,陳文學長期承擔預研項目規劃和需求牽引等方面工作,先后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、二等獎,并榮立三等功。(特約記者 李兵峰 王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