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楊瑞軍
近日,以“時代楷模”黃文秀為原型的影視作品《大山的女兒》完美收官。該劇用鏡頭帶領觀眾再一次回顧了黃文秀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,毅然回到家鄉,投身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。作為年輕干部,我們要向榜樣看齊、向楷模學習,爭當“黃文秀式”新時代好干部,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貢獻。
敢于越挫越勇,以永不言敗的情懷迎難而上。黃文秀把困難當作前行的動力,篤定脫貧攻堅的信念不動搖,矢志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。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干部,就要以永不言敗的情懷為民解困、為民謀福,讓群眾對黨充滿信心。以實際行動播散希望、激發夢想,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。即便面對艱難險阻,也要不斷淬煉能受累、能吃苦的堅強意志,堅持不言棄、不言敗的執著品質,磨煉敢沖鋒、敢試錯的奮斗精神,在基層一線勇于擔當作為,不斷磨礪成才。
善于細心做事,以持之以恒的韌勁攻堅克難。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從無從下手到得心應手、從人地兩生到牽腸掛肚,黃文秀的扶貧成績和其他千千萬萬扶貧干部一樣,都是在泥濘的山路上蹚出來的。當代年輕干部當以持之以恒的韌勁做好本職工作,傾其所能為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獻計出力。以水滴石穿的信念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,做到講話“接地氣”,做事“有靈氣”,解得“貧家憂”,成為扶貧戰線上的行家里手。
勇于因勢而變,以銳意進取的態度錦上添花。黃文秀作為駐村第一書記,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為群眾謀致富,竭盡全力讓白坭村的鄉親告別貧困的陰影。她的事跡如一支燭照四方的火炬,感染和激勵著更多的人。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干部,我們要發揚黃文秀精神,握緊手中接力棒,奮發有為,擼起袖子加油干。以銳意進取的態度將人生追求融入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,舍“小我”成“大我”,在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跑出我們這一代人的“加速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