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路遠情更長
走進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匡家村,在一棟不起眼的舊民居前,可以看見牌匾上“江西省赤色郵局舊址”幾個字。外墻上,“保護郵局”的四字標語依稀可見。據《紅色郵電風云錄》記載,紅軍每攻占一座城鎮,毛澤東同志無論多忙,總要先到當地郵局看看有無新來的報紙雜志,作為了解、分析外界情況的參考資料。
近兩年,在全國雙擁辦組織的“情系邊海防官兵”春節專項慰問活動中,多地郵政公司為擁軍物資開辟綠色通道、給予費用減免,將慰問物資送到天涯海角的戍邊官兵手中。
走進新時代,郵政行業仍以其特有的方式支持著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。這為許多國有企業作出表率。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“頂梁柱”,也是行業擁軍的“壓艙石”。國有企業當好行業“領頭雁”,不僅能為部隊提供便利、密切軍民關系,還能夠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。
部分部隊因駐偏遠地區,基礎設施尚不完備。瞄準部隊所需、官兵所盼,發揮國有企業所能,提供便利、補齊短板,就是助力部隊提升戰斗力。
國有企業在擁軍方面具有天然優勢。近年來,軍地雙方通力合作,為許多數十年不能通水通電的高山海島專門鋪設電纜和自來水管道,使偏遠艱苦地區官兵用上了長明電和自來水,充分發揮了國有企業擁軍的優勢。
郵政行業擁軍,許多快遞企業積極參與;交通行業擁軍,許多民營運輸企業大力支持。凡此種種,在全行業、全社會營造出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。
一個郵包,承載著來自親人的心意,它跨越千里的行程,濃縮的是一個行業對軍隊和軍人的深厚感情。到邊關的路再遠,也比不上軍民之間的情意長。行業擁軍的溫暖,在一條條郵路上傳遞。(■王鈺)